中国五金网 - 五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资讯 | 展览会议 | 五金工具 | 日用五金 | 工业五金与通用件 | 机械设备 | 企业信息化应用 | 五金动态 | 五金原材料 | 网商访谈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永康:一座城市的“五金温度”
Q.biz | 商业搜索

永康:一座城市的“五金温度”

信息来源:hardware114.com   时间: 2013-01-10  浏览次数:6442

    位于金衢盆地中部的永康,是一片古老神奇、美丽富饶、人才辈出的黄土地。在这片“七山一水二分田”、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的低山丘陵盆地上,勤劳智慧的永康人民用双手尽情描绘绚丽多姿的发展蓝图,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中国五金之都、中国门都、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中国五金商标品牌基地……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享誉海内外。而缔造这些奇迹的,正是民国时期就遍布全国的永康工匠和勤劳的永康人民。
    在这里,你可以静静地站在博物馆的橱窗前,感受着从农耕时代到工业化革命,五金工匠迁徒和发展所带来的震撼。
    在这里,你可以与一个个身怀绝技的民间永康五金艺人相识相知,感受到打铜、打锡、制锯、钉秤、铸锅、雕刻等传统工艺的文化魅力。
    在这里,你还可以与52万多新永康人交谈。
    已经连续办了10届的新永康人文化艺术节,已升格为永康市的文化品牌,新老永康人都从中感受到创业创新的澎湃激情。
    这,就是永康城里的“五金温度”。在华溪两岸,我们感受到五金永康的涟漪正一圈圈荡漾和扩散,从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身上折射出来,又从企业蔓延到社会,新老居民共建共享。
    裂变:小五金变成大市场
    “你在哪?”“五金城啊。”这样的对话,永康的企业主和老百姓每天都要重复好几遍。
    五金城对于永康企业主来说,是绕不开的圈。他们在这里寻找新产品的灵感、价廉物美的生产配件,在这里找各个行业的专家解决自己生产方面的困难,也在这里认识朋友畅谈生意经。
    在这座城市,每一个永康企业主的生活,每一天都和五金城相关。程晓律是新阳光工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
    1992年,还在念高中的他就喜欢摆弄五金产品。每天一放学,他会到父亲开的店里帮忙,抽空还到隔壁的店铺里面看一看。在他的印象里,那个时候五金城面积很小,他家里经营的五金店铺,卖的五金工具都是在永康本地进货。
    五金城的发展速度超出了他们一家的想像。不到一年的时间,永康企业生产的保温杯遍地开花,并迅速在全国快速铺开,永康科技五金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五金城采购的国内外客商越来越多。
    程晓律的父母赶上了保温杯的发展浪潮,赚到了第一桶金,随后创办了新阳光工贸有限公司。作为新阳光工贸新一代的创业者,程晓律的企业产品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这些,是他当时想都不敢想的。
    十年弹指一挥间。永康实现了GDP和财政收入等一系列重要经济指标成倍大步跨越,迅速崛起为浙江中部的一只“小老虎”。
    2001年,永康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6亿元,财政总收入8.01亿元,首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列第70位。
    2011年,永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27亿元,财政总收入47.12亿元,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4位。
    “永康小五金的发展历史,就是永康人不怕吃苦、敢闯敢做、奋勇向前、开拓进取精神的集中体现。”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说,这股精神成为永康合力兴工、攻坚克难、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成为推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新永康建设,打造现代化国际五金名城的精神动力。
    突围:争当全球五金“风向标”
    在永康市的东南面,新落成的永康国际会展中心,似一只浴火中的凤凰展翅欲飞。
    这里,是中国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研究基地、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也是永康经历产业发展阵痛,突出重围,创新提升的发展见证。
    说起永康的五金产业,没有人不知道永康的保温杯、防盗门、滑板车、电动工具……然而,从“木杆秤热”到“电动工具热”,从“保温杯热”到“滑板车热”,经济热度一浪高过一浪。
    产品从投放市场成功,到千家万户一哄而上,再到淘汰衰退,往往只有两三年,甚至几个月。浪潮过后,留给人们深深的反思。
    8年前,永康休闲运动车行业痛失全球最大连锁超市沃尔玛一份上亿美元的大单,这场恶性杀价的“内讧”闹剧给了永康五金产业当头一棒,跟风、模仿成为不能承受之痛,永康五金产业该如何冲出过度竞争的“围城”?同时,由于土地、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永康如何开发一条节约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道路?
    2012年开春,刚刚上任的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永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华水就带领市级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频频往返于企业间走访调研。
    面对比2008年还要严峻的经济寒流,书记、市长与企业家们倾心交谈,查实情、谈对策,所到之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
    永康市委、市政府认为,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和技术创新步伐,把永康五金的产业链条拉长,把科技含量提高,把市场做大,使“小五金”向“大五金”转变,使“大五金”向“高新科技五金”转变。
    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一场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一种无形的能量正在不断积蓄、放大,大有破茧而出之势。
    不久,永康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改造低效厂房提高土地集约水平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完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实施“扶百企,促百亿”工程,努力培育一批“航母型”龙头企业,让更多的企业在国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让永康五金走向世界,成为全球五金行业的“风向标”。
    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永康再次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据永康电动工具行业协会会长胡志雄介绍,近5年来,“精耕细作”成了永康电动工具行业的集体行为,专业化思路让永康企业静下心来钻研自己的“独门武功”。
    新技术让产品有了新卖点,赢得了新的市场和话语权。永康嘉禾工具有限公司在电动工具上使用永磁无刷电机,使电动工具的寿命从原来的100多小时,提升到700多小时,超出国外同类产品的几倍,并且节电30%以上。新产品实现产值超亿元,新增利润总额1800多万元。
    据统计,2011年,永康市电动工具年产整机7285万台,产值达到110亿元,年销售总额105亿元,年外贸出口额70多亿元,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动工具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五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